1.赵之谦的篆刻生涯
—赵之谦篆刻 尽管赵之谦一生所刻不到四百方印作,但他已站到了清代篆刻的颠峰。
其中诸多的历史经典,影响着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任颐、赵叔儒、易大厂,直至这一百多年的整个篆刻史。 (现代意义上的篆刻艺术)始于明,盛于清中期,以丁敬、邓石如为代表,开派立宗,形成两大体系:浙派和皖派。
浙派有西泠八家,赵之谦初学篆刻之时,赵次闲、钱松还在世,皖派则有吴让之。赵之谦家在绍兴,离杭州不远,在当时的交通以及社会环境下,受地域影响,从浙派入手,便成 为必然。
事实上赵之谦是从学陈曼生开始的。他36岁时说:“余少学曼生,久而知其非,则尽弃之。”
(《杭四家印谱〈附二陈〉序》)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弃曼生,却没弃浙派。在34岁与魏稼孙在福州相遇之前,一直有仿浙派的作品。
这期间的作品,大约有近百方传世。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有年款的作品是24岁的两方:《躬耻》、《理得心安》。
此时印风明显是浙派,但很快就发现有邓石如的皖派风格的出现。26岁前后刻的《陶山避客》,款称:“学完白山人作。
此种在近日已如绝响。俗目既托为文何派,刻印家又狃于时习,不知几理,可慨也。”
同期所刻的《蕺子》也是仿邓石如,而另一方《付以豫茂臣氏之印信》则称“略有秋景陁意”。约同年刻的《以豫白笺》和27岁刻的《郭承勋印》又明显是汉印风。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介于浙派、皖派、汉印之间,摇摆不定的。然而,他不满足于浙派、皖派和汉印,而是在寻求浙、皖两派合处的同时,上溯秦汉,进而将触角伸向汉碑汉镜等等。
其取法之广,是前无古人的。辛酉冬,避乱温州的赵之谦应在福建为官的老友付节子的邀请,航海到了福州。
次年3月,魏稼孙来访,二人一见如故,结为金石交。二人的结交,对于赵之谦篆刻艺术来说,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魏稼孙虽不刻印,却对印学有精解,且好集印谱。赵之谦印名在外,魏早为之心仪。
相见之初,互赠诗稿,赵为作书画。之后,一起探讨印论,并请赵为其刻印。
赵之谦精于篆刻,而不好刻印,“以少有合故”(《何传洙印》款)。即便遇到魏稼孙这样的知音,也不轻易奏刀。
魏稼孙深知其为人,故以激将法迫使其刻印。首先,魏提出为赵集印谱,索赵的旧作,所集不过几十方,不足以成谱。
而且面对旧作,赵之谦自己也不能满意。为此,赵之谦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批量性的刻印,为自己,为魏稼孙,也为付节子等好友们刻。
其次,二人探讨印论时,魏稼孙或有意将赵与丁敬、黄易等前辈高手相比,以为赵不及丁黄,这样激起了赵要与古人争雄的创作心理。赵在为魏刻《魏锡曾》、《稼孙》对印时,刻款道:“稼孙目予印为在丁、黄之下,此或在丁之下、黄之上。”
又在《赵之谦印》刻款云:“龙泓无此安详,完白无此精悍”。又在另一方《赵之谦印》刻款云:“完白山人刻小印,亦不如是之工”。
更在《松江树镛考藏印记》刻款云:“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模印家立一门户。”本来就不服输,俯瞰千古的赵之谦创作欲被激发,一发而不收。
他在致友人函中说:“弟在三十前后,自觉书画篆刻尚无是处。壬戌以后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
这种创新欲望,应该说与魏稼孙的促使不无关系,而为赵编印谱是个关键性契机。魏稼孙为赵集《二金蝶堂印谱》是壬戌夏开始的。
赵之谦大量创作也是从这时开始的。约半年而成初稿。
次年的秋冬魏至京小住,新增部分作品,而后随刻随寄,直到甲子年,才完成印谱。在壬戌、癸亥、甲子(34至36岁)3年中,赵为魏稼孙刻二十多方,为同年同事老友胡澍刻近二十方,为金石家好友沈均初(应读为韵初)刻30余方。
加上自用印及为其他好友的所刻之印,三年刻印二百余方,占赵之谦一生刻印的一半多。大批量的精心创作,直接的原因应该是为了补充《二金蝶堂印谱》,另外一个原因,是篆刻前辈吴让之的存在和刺激。
(1799~1870年)长赵之谦30岁,是当时惟一的前辈篆刻巨匠。魏稼孙在决定编《二金蝶堂印谱》之初,便拟请吴作序。
癸亥夏秋之际,魏专程到泰州访吴让之,出示《二金蝶堂印谱》初稿,吴应请为作序,中云:“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以汉碑入汉印,完白山人开之,所以独有千古。
先生所刻,已入完翁室,何得更赞一辞耶。”赵之谦得印谱序后,以为吴对自己的评价并不如想象那么高,仅称自己“已入完翁室”。
这对赵之谦来说恐怕是个不小的刺激。也促使他去开创新局,超越皖派。
这期间的二百方作品已看不到浙派风格了,而且形式多样,变化丰富,某些印章反差极大。印风虽然未能统一,却能反映出赵之谦一心想要开辟道路的追求。
约三十四岁刻的《悲翁》,款云:“由宋元刻法迫秦汉篆书。”—追求“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强调刀笔的统一和秀美的结体。
35岁刻的《会稽赵氏双勾本印记》,《之谦》连珠印,《二金蝶堂藏书》等等,是其中精品。约同年刻《魏锡曾印》,款云:“此最平实家数,有茂字意否?”—追求汉印平实中见朴茂的境界,开赵叔儒、陈巨来为代表的近代海派印风。
此类以汉印为蓝本的作品是这个时期赵之谦白文印的主要取向。同年的《二金蝶堂》,35。
2.为什么在“大长今”里称尚宫为娘娘?
尚宫”是朝鲜宫廷官阶最高的宫女,而宫女中还有“内人”一职,负责照顾王族起居饮食。
小宫女入宫后,先要接受基本教育,15年后就可以取得尚宫的头衔。 韩国古代的中央官制 李氏王朝的官制主要跟随中国模式,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长今受中宗册封为御医时,官职为正三品堂上官。以当时来说,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贱民出身的女子可得此高位,确是史无前例,震惊朝野。
在国王下面,中央机关方面最高的是议政府。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为判书〔正二品,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及参判〔从二品〕。 长今十岁入宫,从小宫女到医女、御医,一生与王宫结下不解缘,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不少从属六曹的内廷供奉机构,包括有内医院、内侍府、内赡寺、司饔院、内需司等。
做医女时曾服务的机构则有典医监、活人署等。 韩国古代的医女制度 朝鲜的医女制度是太宗六年〔1406年〕建立的。
因为男女有别的观念越来越严格,内宫女眷忌讳被男性医官诊治,即使病入膏肓也不就医,最后导致死亡。 医女属一种看护性的工作,一般中人家庭都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做这些事,因此制度之初,指定由贱民身分的婢女充任。
当时选择汉阳各官衙的女性官婢在惠民署学习。在地方也会挑选十到十五岁左右的官婢前往惠民署接受教育,学成后再送回故乡从事医疗工作,让地方的妇女有病时也可就医。
〔朝鲜的医疗机关〕 世祖时代还设立奖惩法,规定每月必读书籍,并考试评核,成绩优异者有俸禄。成绩不佳者下放为茶母〔即在官署中担任杂役的贱婢〕,到医术稍进步才复职为医女。
医女和茶母都是官婢,同属贱民阶级。所有医女一年有两次米粮俸禄。
茶母就没有了。 医女接受医学教育前,需先修读《千字文》及《孝经》,再者因要济世救人,品德必须高尚,因此需熟读四书,之后才学习看病、助产、把脉、针灸等医术及研读医书。
另外判定宫女是否处子的工作,也是由医女负责。 在成宗时,医女制度更具规模,将医女分为内医、看病医及初学医三个等级。
可惜医女制度在燕山君时逐渐变质。通晓四书五经及兼备医学知识的医女,被燕山君派往参加各种饮宴,甚至担任宫中仪式的仪队、赐送赐死毒药等活动。
她们原先最重要的本业—治疗及看护病人,竟变成辅业。 中宗即位后,费尽心思矫正前人恶习,明文禁止召唤医女参加饮宴场合。
但一时积习难改,医女仍需出席宴合,成为有学识,却又是受到非人道对待的贱民。甚至与妓女待遇相同,称为医妓。
韩国古代的宫女的制度 宫女,即「宫中女官」的简称,指的是在宫中担任官职的女人。 王宫内有不同的正殿偏殿〔如大殿、太后殿、中殿、东殿等〕,内有不同的部门,如针房、绣房、御膳房、退膳间、洗踏房、洗水间、生果房等,由王上以致小王子小公主的日常起居饮食,都得靠宫女打理照顾,所以宫女的需求量很大。
王宫每年会从民间招收女孩入宫,中人、白丁女儿均可报名。入宫后从小宫女做起,以后可晋升为内人、上馔内人、尚宫,或最高尚宫等职级。
〔尚宫的职务〕 女孩入宫当小宫女的年龄,由四、五岁至十多岁不等。一般来说,入宫年龄越小,接受宫廷教养培训的时间越长,由于自幼熟习宫廷礼仪,长大后大多被派往大殿,担任王上身边的「至密尚宫」。
若是十岁以后才入宫,就像剧中主角徐长今一样,多派往御膳房、退膳间、洗踏房、洗水间、生果房等地方,因为这些部门较侧重教授有关职务的技术。如御膳房学做料理、针绣房学做针线等。
每个入宫的孩子会归一个内人或尚宫管教,担任老师兼母亲的角色。 大家在同一个房间生活。
小宫女在宫内学习礼仪及技术后,大约八至十年后可参加「内人试」,合格后正式成为内人,属九品官阶。 内人再经过十多廿年历练后,可以参加尚宫考试。
通过考试,会获赐予牒纸与假髻,属正五品官阶。以后有机会晋陛至最高尚宫、提调尚宫的话,官阶会更高。
其实,王宫内所有妃嫔及宫女,均属内命妇;内命妇之首为王后。一朝为宫女,终身是王上的女人。
一旦举行内人试〔内人礼〕,即意味着婚礼,宫女正式成为王上的女人,一生不能婚嫁。 作为宫女,要离开王宫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年老体衰或疾病缠身,再不就是服侍的主子病逝,守丧三年后才可回家。
离开王宫后也不能婚嫁,或作妾。 既然宫女不能像一般百姓般,为人贤妻良母,唯一的前途,似乎是努力迈向成为尚宫的漫漫长路。
议政府:最高中央行政单位 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直接下达王命 两司:检察谏议的机构 内医院:负责宫中皇族的医疗 内侍府:管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 司饔院:管御膳以及宫廷内三餐 典医监:负责训练医官 内禁卫:御前侍卫 兼司仆:禁军 捕盗厅:维持治安和捕捉犯罪者 。
3.神话故事中圣母金江三姐妹的来历?
相传,金沙江龙王的三个女儿,到苍山洱海间游玩。
她们来到凤仪县莲花山下时,山下正值闹旱灾。大姐叫两个妹妹先回龙宫,独自留下为百姓解决引水问题。
大女儿化作一老妇人,深入田野、村寨查看旱情,见到处无水栽秧,连人畜饮水都感困难;村民们吃的是稗子饭。于是,她在莲花山脚化出一股水桶粗的清泉,让山下的坝子栽下了秧,永不缺水。
为感激大女儿的恩泽,山下的华营、普和、班庄三村的百姓盖了本主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本主。封号金江圣母。
龙王二女儿长得如花似玉,在大理赶三月街时,遇上海东的一公子董家罗龙。董是好色之徒,见二女儿美貌非凡,把一朵鲜花插在她的头上。
二女儿觉得董家罗龙当众出了她的丑;就和三妹到海东去惩罚董家罗龙。妹妹俩到海东的石子山,正遇大旱,二女儿不忍心勤劳善良的百姓受难,下了一场透雨,让山腰涌出清泉,使山下永不干旱。
姊妹俩惩罚了董公子后,回到石子山,见这里风光秀丽,就在山上的慈云溪住下。 山下的几个村子知道,为她盖了本主庙;尊她为本主。
封号慈云普润金鸾圣母。 二女儿尊为本主后,她怕妹妹孤单,派了身边的五仲爷陪妹妹去青龙山住。
妹妹到青龙山后;为当地村民引水施雨,也被尊为本主。封号金灵圣母。
后来,金江龙王来看望三个女儿;见苍洱风光迷人,三女儿又有点孤单,就留在青龙山住下。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二十五日,是金江三姊妹的本主节。
届时,她们所在的十个村要唱大本曲,耍狮、耍龙。因金江三姊妹喜欢春游,所以本主节期间,要挨村用轿子轮流接送,待游完十个村子,再将其像送回各自的本主庙。
4.走百病来历
正月十五“走百病” 我国古代一些地方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等,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在正月十五这天结伴相携,越走水桥,到郊外旅游,目的就是驱病除灾。
其时,走在最前面的妇女举香开道,其他人紧随其后,依次过桥,谓之“度厄”。据说,这样能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
过桥后,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谓之“宜男”,说是这样可以多生男孩。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古籍多有记载。
明周用《走百病行》诗云:“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
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也云:“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5.谁知道趵突泉泉名来历
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
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
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
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
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 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6.五福堂梁氏来历,为何称五福堂
古代五福是:长寿、富贵、康宁、道德、善终。
五福堂本是梁姓在皖北最大的一个堂号,再安徽萧县有4个庄子的梁姓都说是五福堂,再涌桥区也得有10个庄子的梁姓都称呼自己是五福堂。但是各自的排辈都不相同
梁氏的堂名及分布
堂名亦叫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同一族人的共同编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堂号不仅书写于宅院厅堂、宗祠祖庙、族谱封面,而且也题写于店铺、字号、书斋别墅、文集书画及日常生活用具(如车舆、灯笼、钱袋、家什)上面,用以区分姓氏族别,作为本族标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发祥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如梁氏郡(望)号有:夏阳、河西、河东、安定、扶风、冯翊、天水、河南、琅玡、千乘和东原等。
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号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若按平均每姓数十个堂号来计算的话,全国至少有几万到几十万个堂号。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库。
7.文房四宝的来历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扩展资料
官职
古人不仅给笔、墨、纸、砚取了名字,而且还给它们封了官职。
1、笔
书写用品,因笔杆以竹管作成,使用时要饱蘸墨水,故封之为中书君、管城侯、墨曹都统、墨水郡王、毛椎刺史
2、墨
多以松烟制成,品质上乘的还要添加香料,故封之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亳州楮郡平章事
3、纸
性柔韧,可随意裁剪,且以洁白者为佳,故封纸为好畦(侍)侯、文馆书史、白州刺史、统领万字军略道中郞将
4、砚
储墨之器,质地坚硬,帮封之为即墨侯、离石侯、铁面尚书、即墨军事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8.请介绍一下<<二金蝶堂印谱>>..
成立于廿世纪甲辰年间(1904年)的西泠印社,其发起者为丁仁、王?、吴隐、叶为铭四印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印社在成立之初就梳理剔选、筛伪存真、去粗取精,编辑收录了历代印谱。特别是明清著名印人印谱的手工钤拓本(俗称打本),更是以其原印钤盖、边款精拓、纸质优良、装帧考究、数量有限而成为印谱珍品,被收藏家称之为“西泠原打本”。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青布护套,宣纸钤拓,一函四册,长28厘米,宽13厘米。印谱前有吴隐行书题跋称赵为:“天才高迈,殚见洽闻,自诗文而书画而篆刻,靡不兼综条贯,妙若天成,其于金石尤有癖耆,故为印能以秦汉碑碣及古币古镜古砖文参错为用,宜其变化神明而不可测也。”落款是“戊申冬日”即1908年冬季。
吴隐本人是学养深厚的印人,因而其评述赵之谦刀笔之功十分精当深入,言简意赅。赵之谦作为前海派领袖,是位极有创造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全才型艺术家,他精于诗文书画碑版考证,并能变汇通融,兼收并蓄。他将那些难以入印的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等碑文经过变化后入印,令人耳目一新。他在边款上亦作了大胆的变革,将魏碑书体、佛龛造像、变形走兽、马戏杂技等巧妙引进。而此套《二金蝶堂印谱》系吴隐当时特邀了技艺高超的印工钤盖印蜕,精拓边款而成,因而是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赵印的艺韵美感。
赵之谦系一代印学大师,因而近代所出各种印刷版本的印谱甚多,但与西泠原打本相比,在“精、气、神”上的差距便凸显了出来。赵之谦尤善治小印,其边款更是精微入妙,一般的印刷品是无法清晰地展示。而手工钤拓,乌黑光亮,锋口爽辣,纤毫毕显。如“树庸审定”的边款则颇有文学色彩:“此唐以后印家正传,丁邓无人成广陵散矣”。以广陵绝唱喻印风的传承,极有文化意蕴
9.求解,古董章印,这些篆刻的是什么字
印刻反了,钤印出来就是反字。
释文左起:二金蝶堂双钩两汉刻字之记章。
很明显是伪托清代篆刻大家赵之谦的作品,篆法刻工极其拙劣。
“二金蝶堂”是赵之谦的斋号。赵氏曾自刻一枚“二金蝶堂双钩两汉刻石之记”。
原印如下,可自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