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效液相如何设置流动相梯度
正相色谱选择原则与反相色谱相仿,正己烷相当于是在反相色谱中的水相,而乙醇、四氢呋喃或氯仿等相当然于反相色谱中的乙腈或甲醇,三氟乙酸和三乙胺也是用来调节PH值的,但有一个问题要注意,一般 正相色谱不用缓冲盐,因为正相色谱一般只用有机溶剂,不用水相,所以与缓冲盐不溶解.而通常正乙烷的量都是超过50%的.根据样品的结构,酸式样品加酸调节流动相,碱式样品加碱调整流动相.
正相色谱流动相不能做梯度,因为基线漂移太大.还有正相色谱中很大的一个应用是进行手性检测,手性检测根据柱子的要求对于是流动相的要求也非常高.
总之,正相色谱的使用在液相色谱中使用相对来说没有反相色谱使用广泛,使用之前一定多看色主谱柱的使用说法
2. 高效液相常用流动相
1.换上足量新的流动相或超纯水;
2.拧开排气阀,开大流速进行排气,如果泵不能吸液,可以拧开出口单向阀的出口螺丝,直至有液体流出再拧紧(建议用注射器把溶剂过滤头到比例阀入口那段管路的气泡抽光,免得柱塞杆长时间干跑而损坏柱塞杆);
3.把柱子换成双通,不接流通池,拧紧排气阀,开大流速把系统管路里的气泡冲走;
4.调到2的流速,接上流通池,冲洗下流通池;
5.接上柱子,用纯甲醇以1的流速冲洗色谱柱,直至基线稳定,确认柱子没气泡为止。
3. 液相流动相配置
可以,只要流动相配比合理,是可以添加异丙醇的。异丙醇有很强的洗脱和溶解能力,在液相色谱应用中经常扮演冲洗残留物,恢复系统清洁的清道夫角色。
但是如果作为流动相,由于其粘度过高,经常导致柱压升高,高压下色谱柱填料容易塌陷,所以大家对异丙醇的使用都非常的谨慎。
异丙醇作为流动相的组成,最应该考虑的就是柱压,因为他的加入会直接导致系统压力升高,这就需要异丙醇的比例不宜太高。如何寻找合适的配比比较重要。另外有机相最好不要只用异丙醇,可以用乙腈或甲醇配合异丙醇使用。
4. 液相浓度梯度设置
使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时,常用两种洗脱方式,一种为等度洗脱,另一种为梯度洗脱。
用等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时,由不同溶剂构成的流动相的组成,如流动相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等,在分离的全过程中皆保持不变。用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时,在洗脱过程中含2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溶剂的流动相组成会连续或间歇地改变,其间可调节流动相的极性,改善样品中各组分间的分离度。
使用梯度洗脱时,也会使干扰分离的强保留杂质组分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柱中清楚,使色谱柱保持干净状态,以进行下一次的分析。
5. 液相方法开发梯度选择
需要根据你的方法标准设置流动相流速,流动性的组成,或者设置流动相的梯度洗涤,进样口进样量的设置,泵温,还有就是设置检测器的波长!
6. 高效液相怎么调梯度
呵呵 ,你说能看明白。
你举这个例子不是特别的恰当了。我给我举个例子,希望能帮助你。时间 A B 0 80 20 10 10 90 14 10 90 14.1 80 20 20 80 20 这个例子能说明你的问题,前面0-10分钟采用的梯度是等比例的把A80%和B20%变换成A10%和B90%,而当10分钟时,已经变换成了A10%和B90%,这只是梯度变换成了这个比例,实际上,因为液相色谱的死时间问题,在柱子中的比例还没到这样的比例,再就是现在这个比例应该是有机相最多的时候,这时会把一些难于洗脱的物质洗脱出来,一般还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吧,然后过了四分钟,觉得洗脱完全了,就在14.1分钟立即把梯度换成了A80%和B20%,接下来其实现在已经不在分析样品了,是在平衡系统了。在实际运行中,我做的这个梯度只有14分钟再加上大约2分钟的死时间,也就是说大约16分钟的时间是整个样品中的谱图正常时间,16分钟之后不可能再有峰出来了,如果有峰说明方法梯度设置有问题了。而你上面的梯度其实是个等度,设置这个梯度没意义,可以都删除,直接在AB泵上设置就行了。
7. 液相大梯度
比如说A相是100%乙腈 ,B 是水。
在参数设置栏里找到平时用的等梯度洗脱,有个下拉箭头,选择另一个选项,就是双泵洗脱模式
然后下面有选择A泵B泵分别是多少的,这是初始状态下的流动相比例,比如开始是A相15% 你就填上A 15% 同时B就是85% ,因为总量一定是100%的,这时候流动相就相当于15%的乙腈。
然后在标签上找到时间程序设置,下面有个表格,
8. 液相流动相流速调整
一般来说流速对分离没什么大的影响,但却可以调整保留时间,分离最主要靠的还是流动相与柱子的调整。
流速设成1.0是最多数的情况。
当然从微观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前人做了大量的实验,具体过程可参考相关书籍,基本也确定是1.0ML/min对于多数情况是较为合适的。
我个人建议你如果不是因为保护柱子或其它目的,只是为了分离,就不要在流速上耗费过多时间。
9. 液相温度梯度
等度洗脱就是流动相的极性不变,对较容易分离的目标物比较合适。
梯度洗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极性来提高目标物的分离效果,对于目标物较多,且性质较为接近的化合物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