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电脑性能差距
决定电脑性能的四大部件:CPU、显卡、内存、硬盘。任何一个的性能弱,都会造成电脑慢。
CPU:主要看核心数、主频,以上两个参数越高,性能越好;
内存:看内存大小,内存越大,性能越好;
主板:不需要看参数,主要看接口,接口满足自己的需要即可;
硬盘:是否为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看转数,转数越大,性能越好。然后看容量,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东西越多;
电源:满足自己电脑的需要即可。
以下简单说明:
1,双核处理器+2G内存+集成显卡+机械硬盘。性能满足上网、看电影、聊天、办公、玩象棋之类的小游戏;
2,四核处理器+4G内存+独立显卡+机械硬盘。性能上满足上网、看电影、聊天、办公、做图、玩单机游戏或者网络游戏;
3,四核处理器+4~8G内存+中高端独立显卡+机械硬盘或者固态硬盘。性能上满足上网、看电影、聊天、办公、做图、玩大型单机游戏或者大型网络游戏,;
4,六核处理器+8G以上内存+高端独立显卡+机械硬盘或者固态硬盘。性能上满足上网、看电影、聊天、办公、做图、玩大型发烧级单机游戏或者大型网络游戏。
2. 手机电脑性能差距太大
这个问题是怎么想出来的,两者没可比性。cpu架构,集成化,优化都不一样。由于ARM处理器的架构原因,可以使得核心的数量可以网上做,目前PC处理器一般是四核,而手机已经是八核起步了,现在十核估计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商用了,目前的手机处理器和PC处理器虽然在核心数上差别正在拉开,性能绝对不能只看核心数;
手机处理器和PC处理器完全不一样,手机的浮点运算能力非常弱,但整数运算尚可,且都有精简指令集,intel和AMD为x86复杂指令集,在流水线和缓存技术上大幅超越手机CPU。
手机是嵌入式的处理器,无法像电脑那样自由diy,要升级就非要换手机,手机嵌入式的处理器和pc的处理器主要性能差异是架构影响的,还有指令集,流水线,架构相当于一间房子,手机处理器的架构除了少有的苹果,高通等自发开发的架构以外,其他都是根据arm公司给出的例如a8 a9 a15架构改良过来的,这些架构和电脑的x86架构相比,就像窑洞跟500平方米的别墅一样的区别。
虽然某些测试可以追平低端pc处理器,但一旦面对高端的pc处理器,嵌入式的短板就出来了,例如主频不高,指令集不够pc处理器的丰富,甚至有些指令集手机嵌入式的处理器是不具备的,总结来说,手机嵌入式处理器只能说另一方面的怪兽,但相比pc处理器这样的超人,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非要探究倍数,此前其实已经有专业人士对此进行过测算,理论上1.3GHz主频的四核ARM处理器浮点运算能力在10MFLOPs/s左右,2.5GHz主频的intel四核Q8300在25GFLOPs/s左右,前后差不多相差了2500倍,就算将intel处理器的主频精简到单核1.3GHz,其也有将近4GFLOPs/s的浮点能力,这样来看,在同频率下,两者的差距也几乎在300倍以上。
至于图形处理能力,看怎么比了,跟专用图形处理芯片比,ARM都是菜鸟,而在实际中,一般都把图形处理任务分离出去,让图形处理芯片作为协处理器跟CPU协同工作,减轻CPU的负担,节约出CPU资源做其它用途。
3. 现在手机性能达到电脑的什么水平了
手机芯片在制程上基本落后电脑芯片两代。
手机芯片在性能上实际是落后于电脑芯片的,大概是落后两代,三四年这个样子。手机芯片是arm架构,电脑芯片是X86架构,从架构设计上电脑芯片更优越,手机芯片更适合移动小型设备。另外代工方面,手机代工厂台积电的纳米制程相比电脑芯片的英特尔是有虚标的,台积电的5纳米和英特尔10纳米相当,而三星的制程虚标更大。
4. 手机电脑性能对比
平板电脑和手机目前使用的芯片都是一样的,所以从性能上来说没有本质区别。例外就是大部分平板电脑的分辨率比较高,可能存在图形性能相对薄弱的情况,需要制造商来选择图形性能更强的图形处理器来弥补。
目前大部分提供处理器的厂商都有芯片的分类,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主要区别就是是否包含移动通讯的基带,其它都一样的。
window8出来后可能会有区别,因为window8平板电脑可能会使用基于x86架构的处理器,而目前安卓基本都是ARM架构。
5. 为什么手机性能不如电脑
1、手机的研发费用更贵一些
一部手机从“无”到“有”的过程远比想象的复杂。一款重要产品,并不是某位天才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从立项到最终制造出来,整个周期会持续一年半到两年,中间经过无数次的方案修改,最终呈现在用户眼前的产品,用“千锤百炼”来形容并不为过。
在手机市场天天有旗舰出现的年头,谁也没法保证自家正在研发那款产品在上市的时候还有竞争力。所以,鉴于市场的复杂性和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一款产品并不是只有一个版本,尽管我们目前在市场上只会看到一款产品,但在需求汇总甚至直到研发阶段,往往是由多个团队负责多个版本并行的。
目前手机产品线流行“系列”的概念,出品一款旗舰手机后,会根据它的特点进行拓展,衍生出一个系列化产品,利用旗舰产品的知名度和光环效应覆盖更多人群。这就是为什么手机研发相对更贵一些,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很多时间来如何让下一代产品占领市场名额。
点评:手机的研发费用非常的贵,手机的尺寸虽小,但是内部结构及其精密复杂。想要拥有强劲的性能,又想电池容量大耐用,又要把手机尺寸做薄这就非常有难度了。除了屏幕,手机其他的硬件成本也不小,CPU、内存、摄像头以及各种传感器都是成本大户。
2、手机的通信基带价格也贵一些
自从我们进入了4G时代,各家手机厂商处理器新品发布会现场都会听到支持全网通、什么模什么频等等一系列与通信网络有关的专有名词,这些技术最主要来自手机中的一个名为基带的芯片支持。
基带芯片就是手机中的通信模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与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进行交流,对上下行的无线信号进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工作。没有了它的支持,你的手机只能是一个摆设,无法发挥出手机原本应该有的通讯作用,包括通话、短信、上网一系列互连功能。基带的作用十分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光猫、ADSL猫作用,只不过是将信号处理对象由光、电变成电磁波。
由于基带芯片的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 对于一般厂商而言,自行开发基带芯片十分不划算,都是通过外挂别家厂商的基带实现通信功能。另外部分厂商对于基带研发速度较慢,跟不上CPU的更新换代速度,因此外置基带显然成本更为低廉。
点评:还记得电信手机为什么那么贵吗?因为高通垄断电信通讯基带,要是生产电信的手机必须向高通缴纳授权费。高通在处理器方面只比联发科华为等稍微好点,但是在通信基带方面的技术是别的产商不可攀比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基带芯片中很贵的原因。
3、手机内部传感器众多 硬件多
智能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体验绝对不仅仅是第三方扩展功能,还有它依靠硬件基础所实现的人机交互体验,比如说屏幕旋转,甩动手机切歌换壁纸等等。很多人都不解在听筒旁边的几个小黑点是做什么用的,其实它们就是这些人性化功能的硬件基石,这些统称为“传感器”的配备感知着智能手机对光线,距离,重力,方向等方面的变化,并能让我们获得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早年有些手机可能配有距离/重力/方向传感器而没有陀螺仪,而有的则是各种仪器+陀螺仪配备齐全,这样的话后者在玩游戏或者其它操控过程中会表现的更好一些。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手机在体验感方面有差别的原因,因为传感器组合越多越能够更加精准的感知手机的状态,你所看到的一些出色人际交互功能,也并不是只有一个传感器在工作。
而时下智能手机全新的设计趋势,比如全面屏、防水等对指纹识别传感器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全面屏的设计要求机身正面无开孔、无实体按键的存在并且防水,而背部一体化和美观的要求也对机身背面无开孔提出的需求越来越高,智能手机别太那么小,里面融入很多硬件技术,这就是贵的原因。
点评:第四代通讯技术即传感器技术,手机内置大量的传感器,比如记步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场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等。电视里没有这些传感器,也用不到这些传感器。手机摄像头的硬件和软件成本都不低。应该能感觉到,手机摄像的清晰度在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几乎能与单反相比了,而电视没有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