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贝柳斯小键盘快捷键怎么开启
1.
改变整首乐曲的速度 单击:窗口-回放面板,会出现这样一个窗口:滑动右下角的那个东西,可改变全曲的速度,左慢右快:
2.
改变某一部分的速度 可以通过添加速度记号来完成。 (一)渐慢、渐快记号:单击:创建-线;或者键盘L, (2) 弹出窗口中右边有渐快渐慢记号,选择一个插入到乐曲中即可
2. 西贝柳斯全选快捷键
我用的是Sibelius 6,不过Sibelius 7.5应该差别不大。
这些都可以在“创建”-“文字”中找到。
您先点开它:
或者也可以选中一个音符,然后在空白处点击右键,在右键菜单中找到它:
如果您要输入力度记号,单击“表情记号”(Expression)(快捷键Ctrl+E)
如果您用的是前一种方法,此时可能会出现一个蓝箭头,然后在您想输入的地方单击,然后就可以看到输入线(就是那个时隐时现的小竖线)。第二种方法会直接在音符下方产生输入线。
然后点击右键,可以看到一个菜单,里面就有很多力度记号和表情记号,选择您想要的即可。
速度记号也可以在“文字”中找到。打开“文字”菜单后,选择“速度”(Tempo),即可输入速度。之后还是点击右键,就可以输入各种速度记号。像“一个四分音符=120”这样的符号,只需在右键菜单中找到四分音符,等于号和数字用键盘输入就可以。
3. 西贝柳斯添加乐器快捷键
C大调音阶是一个于C音开始的音乐的大调,组成的音有C、D、E、F、G、A、B及C。C大调是一个没有升号和降号的调。
它的关系小调是A小调,同名小调是C小调。C大调是音乐中最普通的调号,移调乐器在演奏本身乐器的调性都是以C大调作为它们的记谱。
例如,一支降B大调单簧管演奏的乐谱是降B大调,记谱则是C大调。钢琴上的白键都是C大调的音。很多在古典时代写的乐曲都是以C大调为主调,海顿104首交响曲之中有19首就是C大调,这亦是他最常用的调。舒伯特有两首交响乐属于C大调,第一首是"Little C major"、第二首是"the great C major"。
法国的作曲家像夏邦提耶和拉摩都认为C大调是一个为快乐音乐而设的调,但白辽士在1856年说C大调"严肃但沉闷"。威廉士听过西贝柳斯的7号交响曲后留下很深的印象,并表示只有西贝柳斯才能使到C大调这么清新。最著名的现代C大调作品有赖利的In C。
扩展资料:
C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是a小调,它的音是这样排列的:
区分大调小调,前三个音是大三度音程的为大调音阶,前三个音是小三度音程的为小调音阶。 平行关系小调的组成音和其大调的组成音相同,也就是说以大调6这个音为起始音就是它的平行关系小调。
C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为a小调 D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为b小调 G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为e小调 这是一个关系大小调图,这样大概可以区分一首歌的大小调了。
特点——
C大调是一个平稳,中庸的白色调性,如同山谷般的宁静和晴朗,较一般大调更为宁静、庄严(如巴赫C大调前奏曲)。在古典主义时期,C大调是在皇室庆典、贵宾邀请时专用的调式(如海顿C大调第九十七交响曲和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后来,C大调经常被音乐家看成是回归自然、追求理性或展望未来。
4. 西贝柳斯如何打开小键盘
乐圣 贝多芬 德国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帝王 卡拉扬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 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 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 格里格 挪威 当代钢琴泰斗 鲁宾斯坦 波兰
5. 西贝柳斯小键盘怎么打开
“西贝柳斯7.5”双震音制作方法例如要做全音符的双震音步骤如下:
1、依次输入两个不同音高的二分音符(也就是预定时值一半长度的音符)。
2、选中这两个音,按小键盘的“双震音”,这时就产生了两个全音符的双震音。
3、根据需要再按三个符尾的或两个符尾的震音记号。
4、选中“符尾”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这就全部完成了。其他时值的双震音以此类推。希望能帮上你!
6. 西贝柳斯添加小节快捷键
1、巴赫:D小调小提琴无伴奏帕蒂塔
巴赫能够即兴演奏极其复杂的作品并以此闻名,他还是一位身手不凡的管风琴家。
巴赫的许多作品中都有美妙的旋律,而且他善于用复调手法将其交织在一起,这在巴赫1720年创作的第二小提琴帕蒂塔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帕蒂塔(或称“古组曲“)是一种在巴洛克时期流行的音乐形式,由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舞曲组合而成成。
巴赫在年轻时练就了高超的小提琴技艺,这首帕蒂塔是他的后期作品,显示了他对小提琴演奏技法的充分掌握。这首作品是为无伴奏小提琴而创作,演奏者必须在22分钟里不停地演奏,既要拉出旋律又要给出伴奏,又要给出对位声部,这对技术水平是一大考验。
这首帕蒂塔由阿拉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基格舞曲和恰空舞曲组成。很多提琴家认为其中的快速段落相对容易,而最难的就是最后的恰空舞曲。
这是一种源于西班牙的舞曲,巴赫用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构筑成一个八小节主题,然后是三十二段变奏。一开始相对容易,但到后面气象万千。这是巴赫写过的最难的小提琴篇章,也是古典音乐文献中最美的终曲。
2、贝多芬:第九奏鸣曲“克鲁采”
这首奏鸣曲原本是为George Bridgetower而写,但首演失败后贝多芬擦去了原有的献词,改为献给法国小提琴家鲁道夫·克鲁采(Rudolf Kreutzer)。
只要聆听这首奏鸣曲的开头五分钟,你就能被其中的气势击倒。像之后不久创作的“英雄”交响曲一样,两者都体现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首作品对小提琴家和钢琴家来说都有难度,但成功的演绎能展现演奏者的辉煌技艺。
这首奏鸣曲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各有难点。贝多芬在奏鸣曲开始时加了一段抒情引子(A小调),然后转入急板,音乐的主体部分奔泻而出。第二乐章为F大调,是“带有变奏的行板“(Andante con variazioni),而末乐章的回旋曲式让作品充满活力。
演奏整个奏鸣曲需要高超的技术控制力,不仅要展现抒情的一面,还需要具备激越豪情,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完美驾驭。
3、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这个榜单上的第三部作品又是一部无伴奏作品,帕格尼尼的这24首随想曲1802-1817年的十五年内陆续完成的,但是难度普遍都很高,最令人望而生畏。帕格尼尼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炫技大师,有人说他的技艺是魔鬼附体的结果。
随想曲通常都篇幅短小,情绪多变。每一首随想曲并不只是为了锤炼技术。帕格尼尼的每一首随想曲都有各自的音乐风格和特定的技术难点(比如在运弓的同时拨弦),帕格尼尼通过这组作品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技巧,这一点与舒曼的钢琴作品相似。
第二十四首随想曲被称为很多后世作曲家的灵感之源,他们在帕格尼尼原作基础上进行改编或者加以变奏。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伊萨依的《帕格尼尼第24首随想曲变奏曲》和李斯特《帕格尼尼主题超技练习曲》(“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 d’apres Paganini”)。
4、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的作品常常让人联想起芬兰辽阔冷峻的山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其一。这是一首技术上很难的作品,西贝柳斯自己是一位小提琴家,他在早年立志练就出神入化的小提琴技艺,成为赫尔辛基大学里的学霸。
一个小提琴家需要在技术上毫无瑕疵才能攻克这首作品,即便是1905年修订版“简化”了1903年初始版中的小提琴独奏段落,学好这首作品仍是一项艰巨任务,只要听听第二乐章高潮过后的独奏段落便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