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能完全自主生产电脑吗
中国60年代计算机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计算机水平并不落后,当时只有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这几个大国能自主研发制造计算机。倪光南一进计算所就参与了我国计算机自主开发的工作,他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参与了吴几康先生主持研制的119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2. 中国能完全自主生产电脑吗现在
1.中国高速铁路基础型号的CHR2和CHR3分别是日本和德国的技术没有错,但是根据相关的商业合同,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日本川崎重工已经将相应的技术转让给两家中国铁路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的高铁技术是堂堂正正从两国买来的,有国际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
2、自主研发要看哪一部分,中国高铁车身,电脑,路轨,电力传送完全自主研发;车体桥接以及动力系统借鉴了德国的技术。京沪高铁的CRH2-380是在老式CHR2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修改了包括列车头型、震动缓冲、转向架和降噪系统。别以为“自主研发”就是白手起家,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研究机构,只要是科学研究的论文都会有长长的参考论文列表,可见任何一项研究和创新都是通过改进前人的技术来发展的;中国高铁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改良,其实也算另一种形式的资助研发,华为的麒麟芯片不是也是国产芯片么(๑Ő௰Ő๑)
3. 中国自己研发的电脑
第三代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
4、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
和国外一样 ,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
4. 中国能造出电脑吗
能。中国拥有龙芯、海思、展讯、神威等一批知名芯片公司和其性能优秀的产品。
2018年6月发布的国际超级计算机排名中,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夺冠,而铸就其冠军之尊的是地道的“中国芯”,在其小小薄块上,集成了260个运算中心,数十亿晶体管。其单芯片计算能力相当于3台2000年世界顶级超算。除了神威之外,中国还拥有了龙芯、海思、展讯等一批知名芯片公司和其性能优秀的产品。
这些成就得益于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大发展。叶甜春总结说,通过实施相关专项,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材料从无到有,填补了产业链空白,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制造工艺与封装集成由弱渐强,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制造的智能手机、通讯设备、智能卡等芯片产品大批量进入市场;创新发明不断涌现,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扩展资料:
中国将继续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市场将继续是世界信息产业最大市场,这些必将赋予“中国芯”和集成电路科技和产业更多爬坡过坎的能量。而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过程中积累了“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协同发展的经验,摸索出“下游考核上游,整机考核部件,应用考核技术,市场考核产品”的考核机制,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透露说,专项已经在14纳米装备、工艺、封装、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预计2018年将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十三五”时期,专项将重点支持7-5纳米工艺以及三维存储器等大宗战略性产品和国际先进技术的研发。
根据相关规划,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到2030年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将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最终跨越。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代表当今世界微细制造的最高水平,可谓集人类超精细加工技术之大成。可以期待的是,随着科研人员和信息产业界的努力,中国在集成电路超精细加工领域将向着更高水平挺进,强劲的“中国芯”将有望造福全世界。
5. 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电脑
苹果
中国的教科书、绝大多数学术著作和科学普及著作所说的电子计算机发明人都不是真正的发明人。真正的发明人是美国人约翰·阿塔那索夫(Atanasoff)教授。 大多数书上说,美国籍匈牙利裔科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他历来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但是,冯·诺依曼本人却不认为自己是“电子计算机之父”。美国物理学家、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担任过冯·诺依曼助手的弗兰克尔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许多人都推举冯·诺依曼为‘计算机之父’,然而我确信他本人从来不会促成这个错误。或许,他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助产士。但是他曾向我,并且我肯定他也曾向别人坚决强调:如果不考虑巴贝奇、阿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概念,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属于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