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对账和结账?都要怎么做呢?
1、对账。
对账是指会计核算中,对账簿记录所做的核对工作。对账工作是保证账账、账证、账实相符的重要条件。
对账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账证核对。是指将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有关会计凭证之间核对,检查其两者的时间、凭证内容、金额、凭证编号等是否一致。
月末如果发现账证不符,就应重新进行账证的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 (2)账账核对。
是指在账证核对基础上,要用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未余额与会计掌管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总账的期末余额相互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3)账实核对。
是指在账账核对的基础上,将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相核对(每日进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一般每月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2、结账。
出纳人员将本期所发生的所有资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核对无误后,应通过结账的方式,计算出本期内现金和银行存款据点入总额、付出总额和期末余额,以了解本单位本期内货币资金的全部收付情况和期末结存情况,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结账的步骤: (1)结账前,出纳人员应逐笔、顺序地登记完成货币资金收付业务。
(2)月结时,在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最后一笔记录下面划一道红线,在红线下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并在其下面再划一道红线。
季结、年结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摘要栏内写出“季结、年结”;在年结下面划出双红线(表示封账)。 (3)年度终了,将“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年度,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在下一会计年度新账的摘要栏内写明“上年结转”,并将余额填入余额栏。
2.对账的方法有哪些呢?
对账的方法有: 1.账证核对 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中的凭证字号、内容、金额及记账方向是否一致。
2.账账核对 总账有关账户之间的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 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定期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盘点存货、固定资产,然后将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额相核对;寄送对账单,将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单位或个人相核对等。
3.如何利用Excel表格和银行进行对账
在对账前,首先,应加计累计银行存款余额;然后,检查银行存款收支凭证的完整性;最后,准备好上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空白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等。
一切就绪后,把银行对账单导入Excel,按需要整理好数据。按Ctrl键选定日期栏、支票号码栏、凭证号栏、借方发生额栏(单位支出)、贷方发生额栏(单位收入),依次“点”选数据→筛选→自动筛选(本文所述“点”、“选”均指左键单击)。
完成以后,选定栏后都添了一个“三角符号”。 “点”支票号码栏后的“三角符号”, “选”“自定义”选项,弹出自定义筛选方式窗口,选“包含”选项,输入支票号码后四位,“点”确定会自动筛选出其对应的支票金额,然后在对应凭证号栏输入其记账凭证号:“点”贷方发生额栏后的“三角符号”,会发现下面有许多数据,根据记账凭证的银行收款金额“选”定数据,然后在对应凭证号栏输入其凭证号;同理,“点”日期栏选定其中任一时间,可以筛选出当日的全部银行存款收支。
显然,支票号码栏是用于筛选银行支票发生额的,贷方发生额栏是筛选单位收入的,借方发生额栏是筛选单位支出的,而日期栏是按日期筛选单位收支的。 理解以上用法后,可以根据完整的银行存款记账凭证,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将凭证号输入对应的对账单发生额前的凭证号栏内。
为便于理解,现举例说明如下:银行记账凭证1有三笔业务都发生于2005年6月1日,现金支票(支票号码18224712)付款10000元、财政拨款50000元,购买支票120元。 对于第一笔现金支票付款10000元,“点”支票号码后的三角符号,“选”“自定义”选项,在弹出自定义筛选方式窗口中选“包含”然后输入支票号后4位(4712),“点”确定,所有发生额随之消失,只剩下4712号支票发生额,在凭证号栏输入“1”。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只输入后四位,是因为输入后三位有可能筛选出两笔以上的发生额,而输入后五位或六位会加大工作量。 对于第二笔财政拨款50000元,“点”贷方发生额栏后的三角符号, “选”50000,将50000元的业务筛选出,或“点”日期栏后的三角符号,选6月1日,筛选出6月1日的银行业务。
如果收支业务复杂可以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即在筛选出日期的基础上,再筛选出50000元的贷方发生额,或在筛选出50000元贷方额的基础上,再筛选出6月1日发生的50000元贷方收入。 对于第三笔购买支票业务,可参照第二笔业务,在此不再详述。
根据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较省时省力地将银行存款收支筛选一遍。 这里,要强调几点注意事项: 1。
利用支票号码筛选时一定要选“包含”,因其最省时省力; 2。在“方法”与“方法”转换前,一定要还原为全部业务(“点”选全部),否则,就只会形成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运用第二种方法的综合法; 3。
一定要有凭证号栏,每筛选一笔业务都要输入相应的凭证号,并根据相应的凭证号与银行进行对账。 4。
在完成检查并改正了错漏之后,再次“点”凭证号,“选”空白。这些空白的就是未达账项,把上期的未达账项剔除,剩下的就是本期的未达账项。
鉴于单位间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不应对上述方法照搬照套,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