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在国外媒体medium.com上看到一篇关于App Store审核过程的文章,其观点独特新颖,并引发了一些争论,故翻译于此向大家分享。原作者为Kushal Dave,绿色字为译者注释,文章内容与评论有节选。
我们是时候和苹果对话了,没错,就是关于App Store的审核过程!(虽然人家不一定会搭理我们)
苹果审核App要“保证它们是可信的,运行顺畅的,干净的”。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又慢又蛮横。审核流程通常要花超过七天的时间或数周,如果违反规矩的话则会耗费更多时间,至于规矩是什么,而苹果的解释总是含糊其辞,即便那些一清二白的App也难逃被立即驳回的命。而审核流程的缓慢和低效正在伤害着用户们。
……
缓慢的审核过程会造成两个后果
缓慢的审核伤害可信度。对开发者来说,把所有能导致应用崩溃的小概率情况都预测到是做不到的。幸运的是,只要App上线,我们就可以从真实用户中获取bug的反馈报告。但当我们解决问题时,修复后的新版本却要在审核队列里呆上一周甚至更久。我们明明已经做了处理,提交之后苹果只回了一句“你这个,可信度不行呀”,然后就只能苦了我们的用户亲们……苹果提供了一个“快速审核”的服务,而所谓的“快速处理”仍要在层层阻拦之下花费不止一天的时间。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上述观点,他们认为开发者们既然知道bug很难修复,所以在初次提交时就要细致谨慎。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可那种没bug的应用根本是不存在的呀。所以审核条件的越发严格只会加剧下一个问题……
缓慢的审核程序会阻碍创新。几乎每个Web都会以一天一到两次的频率进行更新、调整、测试、适应。而App只能在一个运行方式老套(原文90’s-style)又臃肿的App Store里生存,苹果的这种做法无疑拖累了各家产品的更新迭代。一个一两周才更新一次的网站谁会喜欢呢?
……
挑剔的规矩只会让这种情形更令人(人=技术&运营同学们)不爽。
苹果把自己当成了裁决者。就像买了一辆车却不能开去夜总会,或者买了台电视却看不了快乐大本营(原文Fox News),当人们看中卓越的相机功能而选择了一部手机,却因这部手机失去了更多的东西,而这手机竟然占了近四成的市场份额。我们有 、有长辈,自己也有能力投选票,而苹果却以保护用户的名义越俎代庖。于是那些讽刺时局、穿着 的App被下架了,那些包含着乔布斯主题、 信息、枪械图片甚至搜索引擎内容的App被下架了,甚至两款报告了无人机袭击致死人数的App也被下架了。乔布斯曾致力于让用户体验到“自由”,苹果却说“想批评宗教什么写书去吧”(意思就是别放在App上,原文“if you want to criticize a religion,write a book”,这是App Store Revies Guidelines的内容)。可App的确是一个用做交流的有力工具,开发者们应该被允许表达更多的观点。
这些“规矩”是为了苹果服务而不是用户。更好的佐证就是对App内置收费功能的限制,如果App不能分苹果其收费30%的提成,是不被允许上架的。这就导致了用户不能在Kindle的App上买书,不能在YouTube的App上付费看视频,也不能在漫画应用中付费看漫画,但这些事儿在Android上都可以做得到。在之前的App Store,苹果拒绝App上架只是为了避免与自家App的竞争。苹果对待收入的态度转变可说明问题:此前会向开发者付钱,现在却忙着从中分成。
展开全文
“规矩”们不仅掺杂了很多主观判断,还强迫开发者们遵守。有诸多bug的修复被搁置,竟然是因为初代版本(version 1)或者其他App上出现过的问题。开发者们对bug的修复计划总是被冷不防地中断,或者是因为审核的工作人员可能没搞懂某个App是干什么的,或者是因为突然又有了需要遵守的新规矩,又或者是Touch ID有了问题。“规矩”管得着实有些宽——一款App不能有任何bug,不能有隐藏功能(A/B测试就用不了),还要有实用——它把话都说全了。然而审核程序却低效且专制,开发者能做的只有“等着”以及“盼着”。可在App Store中存在很多App有bug或不实用,所以界定是否通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苹果给的回答是:“我们看见”。
……
苹果公司因为其创始人们造了一个开发者可以直接面对用户的世界而享誉全球,在其著名的《1984》广告中,他们为“自由”代言。但现在,苹果公司在对如何使用苹果产品的问题上,成为一个“控制”加“强迫”的霸权者。在Hackathon(黑客节)上,对于同款App,Android用户可以即时下载,但iOS用户却被告至该App一周内才会上线。经历过此场景的人们,感觉自己像是踏上了一条被某个轻薄、光滑、动画流畅的砖头挟持的不归路。
……
相比于各行各业的竞争(Amazon与Hachette,TimeWarner与CBS,Verizon与 netneutrality,Google与Yelp),在App Store则只有一家有话语权,充满了专制的家长作风,这对行业发展的弊端会越来越大。
对于拥有庞大资源的苹果来说,通过自动化与增加人力来加快审核流程并不困难(你看人家谷歌就可以做到对Android App几乎实时的审核,地球也没有因此而停转嘛)。
如果苹果放宽一些限制的话甚至会更好一些,什么是有争议的、什么是实用的、什么又是漏洞百出的,这些交给用户们来做定夺即可,而不是自己当爹又当妈。苹果还可以将那些通过条款的App们列入白名单,展示在明显的位置,引导用户们搜索或直接下载。
而且苹果也应该开放TestFlight测试服务,这样用户可以在App Store之外下载App,既方便分享非正式版本的应用又能保留等待审核的过程,就像Android从一开始那样做的一样。
……
补充
(作者与网友的互(si)动(bi))
在Twitter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回复,在超过140个话题中有几个共同的主题。
1.“看看那些GooglePlay Store上粗制滥造的应用吧,苹果的App Store的确有用。”
苹果的相关流程在保护用户和开发者们上的确做的不错,但是:
·至少在我看来,对Android平台上App粗制滥造的谣言有些言过其实了。
·哪个平台的App更稳定是个很难讨论出可靠结果的问题。
·苹果的商店有更优质的App且能产生更多收入,是因为它拥有最有钱、最懂技术(比审核工作人员还懂)的用户群。
·目前审核流程管得太严,规矩之多远超“维持App Store干净优雅”的标准,要我说,这要靠自动化和白名单技术来实现。
·对于威胁那些公开抱怨流程细节的开发者,苹果至今还没作出解释。
2.“是用户选择了苹果——没人能替所有人做所有事。”
有多少用户是因为看不到那些开政治人物玩笑的App而选择的iPhone的呢,又有多少是因为它是一款智能手机而选择的iPhone呢?据上所述,用户在iPhone上被限制的远比他们想要得到的多。
当买了一台iPhone时,用户不会意识到他们与为他们造App的开发者们有一堵墙,尽管这堵墙最终会影响到App的质量。
这个情形就很像是 出台了一个让你不喜的法律。理论上说,你可以离开这个国家,但这不切合实际按,所以你更希望法律有所改动。
3.“你其实对这些一无所知。”
这就是事实。这个帖子的内容既有与行业内大牛App开发者讨论得来的开发经验,也有独立开发者的声音。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看此帖的分享、推送、评论甚至大家在Twitter上自己的体验。
(作者与网友的具体互动内容省略)
4.“苹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接触彼此(用户&开发者)的平台,你应该心存感激。”
某个事物有用处不一定代表着它可以免于批评,而且在这个命题下,我们有很多可以与Android和Web相比较的点,它们就更开放一些。所以讨论怎样是合适与必要的很有价值。
一些网友的回复(译)
—我倒认为苹果的审核程序还ok啦(当然也谈不上多么好),不过审核过程等待太久还是难免会吐槽的。他们(苹果)或许本就不擅长整理App资源,但他们建立的应用市场的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太好的话,我并不特别介意在不紧急的时候多等一些时间。
—我能体会到你的痛苦!我35年的游戏视频事业更好的点子——一款很有意思的游戏,没有任何 图片,同时被Apple和Google拒了。大多数游戏市场的工作者都认为它有风险,被拒绝总是这么主观。
—我很欣赏在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苹果能降下审核速度、提高审核尺度。没人逼你(用户)买iPhone手机,也没人逼你(开发者)做iOS的App。苹果小心谨慎地开放应用市场,而这种谨慎也正是为人所欣赏的。你如果想要自由的话,完全可以像Windows OS一样做个Apple OS。苹果提供的额外安全保护是值得赞赏的。
(完)
小安的观点
苹果在手机用户(果粉)面前一直是一个专业、体贴、细致、优秀的工匠形象,但面对开发者们则毫不留情,霸道行事之风一以贯之。审核缓慢与被拒绝是经常出现的情况,且被拒理由往往很模糊,这一点的确是苹果备受诟病的地方。开发者们也一直希望苹果在审核方面提速(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加速审核”的服务)并使审核规则更透明、更清晰、更具体。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苹果打造的App Store在安全性、规范性诚意十足,不像Android市场那么乱。总体来说,App Store仍旧是一个优秀的应用市场。而且近年来苹果也在不断地优化审核方面的服务,给出的反馈也更加具体。如果各位开发者不希望在审核流程上花费太多时间或被驳回,不妨看看我们之前的文章(关注ASO100情报中心,回复关键词“被拒理由”可查看《2015年App Store审核被拒的23个理由(附官方邮件原文)》)。
如果需要了解更详细的相关内容,可以咨询我们,ASO100情报中心也会为大家随时更新App Store的最新资讯与各路声音。
本文由ASO100独家翻译,转载请联系本平台,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