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昔有人设置以捕獐本文翻译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翻译:
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用来捕捉獐子,抓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地取走了獐。(过路人)想想又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归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咸鱼,对此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物不敢拿回去。
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有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痊愈,就更说这神特别灵。
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咸鱼的主人说,"这是我(放)的咸鱼呀!哪里来的什么神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原文: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罝(音:jū):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野兽的网;得而未觉:得到了却未发现。怪:以…为怪。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出自:宋 李昉、扈蒙、徐铉等《太平广记》
2. 昔有人设置以捕獐文言文答案
鲍鱼传原文: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3.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原文翻译
《鲍君》这篇文言文说明的道理:凡事要认真考虑、冷静分析,究察一番问个究竟,不可人云亦云,轻信不科学的东西而闹出笑话.;要主动探究真理;要敢于质疑。 全文如下: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本主来,于罝中得之,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
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
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译文如下: 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用来捕捉獐子,抓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地取走了獐。(过路人)想想又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在网里后离开。
原来的主人归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咸鱼,对此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物不敢拿回去。
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有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痊愈,就更说这神特别灵。
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
咸鱼的主人说,"这是我(放)的咸鱼呀!哪里来的什么神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4. 獐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獐边是鹿,鹿边是獐 獐鹿妙对 原文:王雱①,字光泽。
数岁时与客游②。客指一獐一鹿同笼者,问雱何者为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是鹿,鹿边是獐。”客大奇之。——《彭乘墨客挥犀》 译文:王雱,字光泽。几岁时,与客人一起游玩。客人指着被关在同一笼子里的一头獐和一头鹿,问王雱哪一个是獐,哪一个是鹿。王雱实际上不认识,过了很久,他回答说:“獐子的旁边是鹿,鹿的旁边是獐子。”客人感到王雱很不同一般。注释:①王雱(pāng):字光泽,北宋宰相王安石之子,做过天章阁待制。②游:游玩。点评:獐是一种形体似鹿但又比鹿小的动物。由于獐与鹿十分相像,所以对于一个年仅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易分辨的。王雱并不识得獐和鹿,也就没有把握分清獐和鹿,但他知道笼子里只有一头獐和一头鹿,认识到除了獐就是鹿,除了鹿就是獐,便巧妙地以“獐边是鹿,鹿边是獐”作答。这句话看似模棱两可,没有做出肯定回答,但实则并无毛病,反映了王雱的机灵过人,所以“客人奇之”。
5. 昔有人设置以捕獐文言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
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