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竹简
青史并不是指青色的史书。青史这里的“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起源于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而称史书为“ 青史 ”。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一般的书籍大都使用竹简所制成。青史留名、名垂青史等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古代的士大夫或者文人很多都在乎青史留名。在古代,重农轻商,士大夫自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与其他阶级不一样,有着先天的自豪感。
在古代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很少,科学不发达,商业被压制,所以士大夫更热衷读书留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文人光宗耀祖的意识。都希望能名留青史,名垂千古。
早在《左传》上就有所谓“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而信仰这句话的古代读书人是很多的。“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左传》”
一般能够名留青史的要么是古代的王侯将相(如历代君王)、成功人士、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爱国将领(如岳飞等),要么是大奸大恶之人(如秦侩等)。
我国著名的史书有:春秋时期左丘明著的《左传》。在文学上,左传是先秦时期历史散文获得重大发展的标志。
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被发展了其优良传统,写成了《史记》。鲁迅先生曾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竹简的历史
古代没有发明纸张之前,用竹片刻字在串在一起的是最方便的记录放松
什么样的竹简
用的是蚕茧纸。《世说新语》:“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
至于蚕茧纸是什么样的纸,有几种说法:有人认为历史上确有这种纸,是用动物纤维——蚕丝做成的。又有人以为它根本不存在;也有人提出,它原本是以植物纤维——楮皮为原料,,因其外观洁白如丝,故被人误会了。
竹木简最有名的是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了麻制的纸,但很粗糙。萊垍頭條
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和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萊垍頭條
由于纸的广泛使用,晋安帝才下令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萊垍頭條
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出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萊垍頭條
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自唐以来,历代相沿。頭條萊垍
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堵、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頭條萊垍
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條萊垍頭
古代诗人誊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被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頭條萊垍
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條萊垍頭
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條萊垍頭
因宣纸价格较贵,学习书法可不用宣纸。萊垍頭條
用价钱便宜的毛边纸和连史纸即可。垍頭條萊
竹简的来历
最初的纸,是作为新型的书写记事材料而出现的。在纸没有发明以前,我国记录事物多靠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之类。商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实物资料,本世纪以来不断出土;战国到秦汉的竹简、木牍和帛书、帛画,也有大量出土实物。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使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找廉价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旧麻料制成植物纤维纸。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渊源。
东汉永元(89—105)年间,时任朝廷尚方令的蔡伦由洛阳抵长安,经子午道至龙亭故县(今陕西省洋县龙亭镇)寻找造纸的原料,实验造纸的方法,终于在元兴元年(105)研制出了用树皮、废麻头、烂渔网及破布为原料的植物纤维纸。[2]
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什么是竹简
答,竹简一直使用到东汉年间,随着蔡伦造纸术逐渐普及,竹简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竹简上的经典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什么叫竹简
古代竹片写的东西叫竹简。 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最古老的竹简
柚子:我国是柚类人工栽培最早的国家,夏书《禹 贡》中曾有“扬州厥包杼柚锡贡”的记载, 《吕氏春秋》亦有“果之美者,云梦之柚”之说,说 明柚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梨:根据《诗经》《齐民要术》等古籍记载,中国梨树栽培的历史在4000年以上。在所有水果中,梨被称为“果宗”,因为在二十四节气(惊蛰)中,梨是唯一占有一席之地的水果。远在周朝时期我国已种植梨树,《诗经·秦风·晨风》中就有记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简上记载了 2100 多年前的梨树种植情况。
山楂:1982年在鹰手营子矿区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即四方洞,发现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食用当地的野生山楂。
柿子:距今已有1万年之久的浙江省浦江上山出土的柿核,和距今6500年前的田螺山出土的柿核,这些柿核是从食物残渣混合物中清理出来的。足以证明当时柿子被食用的事实。
桑椹:中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传说首创者为黄帝夫人嫘祖。桑椹作为桑树的果实,也是中国人最早的水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