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电脑普及是哪年
2007年,中国的第一批智能手机诞生。2009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而且因为运营商的强力推广,价格很低而性能很不错。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智能手机具有优秀的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各类软件(仅安卓系统)、完全大屏的全触屏式操作感这三大特性,其中Google(谷歌)、 苹果、三星、诺基亚、HTC(宏达电) 这五大品牌在全世界最广为皆知,而小米(Mi)、华为(HUAWEI)、魅族(MEIZU)、联想(Lenovo)、中兴(ZTE)、酷派(Coolpad)、一加手机(oneplus)、金立(GIONEE)、天宇(天语,K-Touch)等品牌在中国备受关注。
2. 美国电脑普及是哪年开始的
从五十年代开始加速发展的汽车产业。
一篇资料:从1950年到1995年,世界汽车销售量从1000万辆增加到5000万辆,总保有量从6897万辆增加到66 584万辆,其中轿车从5166万辆增加到49273万辆。在这一阶段中,汽车普及率从27辆仟人,到116辆/千人,其中轿车从20 辆仟人增加到86辆仟人。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在一个国家中基本普及汽车时,大约为每千人保有250辆汽车;高度普及汽车时,大约为每千人保有500辆汽车。
按照这一标准,各大洲汽车普及有先有后,总体如下:首先在北美洲普及,汽车700辆/千人,其中轿车500辆/千人;然后在欧洲和大洋洲普及,汽车500辆/千人,其中轿车400辆/千人;目前正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及。世界汽车普及的过程,也是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过程,具体情况是:汽车消费信贷起源于美国的汽车普及过程中,到了欧洲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时,比美国晚了约20 年。随着汽车工业中心向欧洲的转移,美国比较先进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和技术也转向欧洲。
欧洲总体上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了普及汽车的高潮,到1966年汽车产量为1000万辆,1973年达到了1500万辆,目前在1500~2000 万辆之间徘徊。 日本在196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日元,被称为“日本普及私人汽车元年”,汽车国民普及时期大致在1966~1980年,年产量从300万辆到了 1100万辆。
在汽车普及过程中,汽车消费信贷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有三次汽车普及高潮。
第一次汽车普及高潮在1910年至1929年,汽车产量从 18.7万辆增加到533.7万辆,年均增长19%;为推动这次汽车普及,全国同期动用在汽车信贷及与汽车普及方面的金融资源总量为10000亿美元。
第二次汽车普及高潮在1946年到1955年,汽车产量由310万辆增加到920万辆;同期使用在汽车信贷及汽车普及方面的金融资源总量为15000亿美元。
在第三次汽车普及高潮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汽车年产量平均在1000万辆到1200 万辆之间,估计需要的汽车信贷及汽车普及有关的金融资源总量为32000亿美元。消费信贷方式的普及化推动了汽车消费的发展,可以讲没有美国汽车消费信贷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美国汽车产业的世界性地位。
从上述全世界汽车普及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汽车消费信贷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美国什么时候有电脑
美国至今只有242年的历史。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
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1865年开始了重建时期,逐步废除奴隶制,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制订了民主的进步法令,标志着民主重建的结束。
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
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
4. 美国电脑普及率
应届毕业生,美国是62%,中国是75%。
美国教育统计中心17日发布调查报告说,美国高中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人越来越多,高中生毕业后立即进入大学或大专学习的比例从1974年的40%提高到2006年的62%。
高中毕业两年内深造的比例从63%增至78%。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而到了2012年,录取685万人,考生915万,录取比例达75%
5. 美国电脑是什么时候普及的
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拓展资料:
1、简介: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2、计算机的普及: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 亿,无线互联网有6.7 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
6. 美国电脑发展史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7. 电脑哪年在中国普及
第一代叫做电子管电脑,第二代是晶体管电脑,第三代是集成电路电脑,第四代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自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起,至今不过短短半个多世纪历史,然而,它的发展之迅速、普及之广泛、对整个社会和科学技术影响之深远,是任何其它学科所不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脑已经发展了四代,现在正向第五代电脑发展。
第一代电脑叫做电子管电脑,体积庞大,可靠性差,输入输出设备有限,内存容量只有数百字到数千字,主要以单机方式完成计算,数据表示为定点数。
第二代电脑叫做晶体管电脑,用铁淦氧磁心和磁盘作为存储器,体积和质量比电子管电脑小,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电脑叫做集成电路电脑,包括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了铁淦氧磁心存储器,采用了微程序控制技术。
第四代电脑叫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主存储器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多媒体电脑。
8. 美国家用电脑什么时候普及
电脑是谁发明的,严格说起来很难界定。
计算机(computer)的原来意义是“计算器”,也就是说,人类会发明计算机,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处理复杂的数字运算。
而这种人工计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
帕斯卡的父亲担任税务局长,当时的币制不是十进制,在计算上非常麻烦。
帕斯卡为了协助父亲,利用齿轮原理,发明了第一台可以执行加减运算计算器 。
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加以改良,发明了可以做乘除运算的计算器。
之后虽然在计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与精进,但是,真正的电动计算器,却必须等到公元1944年才制造出来。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称得上计算机的机器,则诞生于1946年的美国,毛琪利与爱克特发明的,名字叫做ENIAC。
这部计算机使用真空管来处理讯号,所以体积庞大(占满一个房间)、耗电量高(使用时全镇的人都知道,因为家家户户的电灯都变暗了!),而且记忆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个字),但是,却已经是人类科技的一大进展。
而我们通常把这种使用真空管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
第一代的电脑有2间教室大,跟现在我们一般用的个人电脑体积差很多吧。
当时的电脑零件是真空管(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而存档的东西是一种打孔卡片,若没有前人的设计概念,也没有计算机的发明,所以计算机是谁发明的还有点难界定。
虽然著名科学家约翰·纽曼(John von Neumann;译注:一般常音译为「冯纽曼」)以纵横科学界的才华,经常被后人称为「现代电脑之父」;然而,冯纽曼?K不是真正的现代电脑发明者。
这份荣耀应该归於设计?K建造了第一部数位式电子计算机的两个人——约翰·莫克利(John Mauchly)和普瑞斯伯·艾克特(Presper Eckert)。
他们在短短三年之间建造出第一部电脑、以及在往后30年间为名誉而奋斗的传奇,是一个由卓越智慧和深切遗憾所交织而成的故事 。
电脑是谁发明的? 上计算机课,很可能老师会这样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叫“埃尼亚克”(原文为Eniac ,早先也有人汉译为“伊利阿克”),是美国人摩彻利和埃卡特基在1946年发明的。
如果你参加计算机常识考试,这样回答并不算错;但如果你给别人讲计算机历史,这样说可就错了。
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早在1947年,也就是“埃尼亚克”出现以后的第二年,摩彻利和埃卡特基就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但是专利却迟迟于1964年方才公布,原因就是专利局对他们“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提法还有怀疑。
而且在专利公布以后,美国汉尼韦公司仍不向专利人购买专利就进行生产,为此公司遭到了违犯专利法的控告。
但是汉尼韦公司不服,他们认为电子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不是摩彻利和埃卡特基,而是阿坦纳索夫。
于是官司打到了法院。
法院经过125 次开庭审理,最后于1973年10月19日正式宣布:“摩彻利和埃卡特基没有发明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是利用了阿坦纳索夫发明中的构思……”阿坦诺索夫是在美国依阿华大学工作的一位物理学家。
研究中繁重的计算过程使他备尝艰苦,于是决心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193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他因为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萦绕心头,始终得不到解决而感到心情沮丧,就开车到伊里诺斯州一家路边小酒店里去喝酒解闷儿。
他一连喝了两杯酒之后,脑子里忽然闪现出用电容器作记忆元件再生记忆的方法,并由此得出了最原始的现在称之为“逻辑电路”的概念。
从这个独创性的思路出发,又经过两年时间的刻苦研究和实验,终于在1939年12月制成了以二进制逻辑运算为核心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可是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依阿华大学没有申请专利,后来也没有公布资料,至于这台“已经制成”了的电脑都干过什么活儿,更没人知道。
由于侵犯专利权而引起的官司,又引发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究竟是谁发明的争执。
经过法庭多次调查核实,终于证明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权应该属于阿坦纳索夫。
为此,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决定授予他最高荣誉:HOLLEY奖章。
尽管许多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小说、电影和“野史”中经常提起美军曾经使用刚刚发明的电子计算机破译过德军和日军的密电码,但是第一,是不是真有这样一件事情,还没有由国家正式公布的文件档案可资依据;第二,即便二战中果然使用了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不是就是阿坦纳索夫所发明的电子计算机,也没有文献资料可作依据。
因此阿坦纳索夫所发明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不是真正建造起来并正式使用过,建在什么地方,外观究竟是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
另一种说法,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不是美国人,而是英国人,时间则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尾。
1940年,战争狂人希特勒命令他的空军元帅戈林实施“海狮”行动,限期于9 月17日前务必摧毁英国空军。
从此,历史上最为激烈、最为残酷的不列颠空战开始了。
英国空军在道丁元帅的指挥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极小的代价,战胜了两倍于自己的敌人,终于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粉碎了希特勒侵略全世界的野心。
道丁元帅凭什么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呢?多少年来,一直是个无法解释的怪谜:因为在不列颠空战取得空前大胜利的几天之后,头号功臣道丁元帅竟被不明不白地撤去了空军元帅的职务,一年之后,又被强令退休。
直到1975年,英国当局方才透露了真情:原来,当时英国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道丁就是依靠这宗“法宝”,方才成功地破译了希特勒引以为骄傲的由密码机发出的绝密密码,掌握了德军司令部的重大军事计划,从而取得不列颠空战的伟大胜利。
为了不让希特勒得知英国拥有电子计算机,道丁发扬自我牺牲精神,“功成身退”了。
那么,英国为什么要到1975年方才披露这一秘密呢?原来,英国的情报部门有一条极为严格的规定:凡是机密,任何人在30年之内都不许泄露。
正是由于这条规定,使得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荣誉落到了美国人的头上,时间也被推迟了好几年,而发明者却连姓名也没有流传下来。
当然,这一类“野史”说法很多,流传得也很广,甚至于有人说德军也在更早的时间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没有合法文件加以证明的传说,永远只能停留在传说的阶段,而无法得到人们特别是科学界的认可。
但是阿坦纳索夫在1939年制造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却是经过美国法院慎重调查以后得出来的结论,应该说还是比较可靠甚至是具有权威性的。
阿坦纳索夫所制造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没有公布资料,大多数人无法知道;由英国无名英雄发明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模样,更是谁也无法推测。
由摩彻利和埃卡特基在1946年制造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却是有资料公布的。
那是一台真正的“巨型机”:全机共用了电子管18000 个,耗电量150 千瓦/ 时,占地面积167 平方米,像一座三层楼房那样高大,但是运算速度每秒钟却只有5000次。
而且输入的计算程序十分繁复,又长又多的打孔卡,能把专家的脑袋都搞疼。
一旦出了问题,则专家们从楼下跑到楼上,又从楼上跑到楼下,忙得满头大汗,还很难诊断出毛病在哪里。
当年的巨型计算机,耗资巨大,建造不易,主要用于大数字的繁复计算,例如天文数字的计算和破译密电码的计算等等,因此早期把Computer译为“电子计算机”,应该说是十分贴切的。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由谁发明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愈来愈普及,从桌面办公系统向家庭生活普及,从成年人向少年儿童普及。
生活中,懂电脑、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少年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是,要追溯电脑产生的渊源,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吗? 世界上第一部直正可以操作的自动电脑于1944年诞生于哈佛大学。
制造这台电脑的人是哈佛大学的艾坝教授和国际事业机器公司的一群工程师。
这台电脑被称作“哈佛电脑一号”,它能保留23位数的和,在4秒钟内算出积。
但是,这台电脑主体是电器零件和机械零件,而没有电子零件,直到1946年后,才诞生了第一代电脑——电子管计算机。
发展至今,它已经连续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五代了。
9. 美国最早的电脑
互联网是美国发明的,起源于美苏冷战。
最初的用途是,美国担心苏联的人造卫星破坏其军事通信系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诞生。
互联网(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10. 电脑上什么美国大趋势
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云计算、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目前这三项并驾齐驱,都在服务于社会的应用之中,但是他们最终的发展方向是强人工智能。
计算机是一个逻辑处理器,它跟我们的客观自然世界是相同的,我们的客观世界也就是一个基于逻辑因果关系的规则世界。在绝对的客观世界中存在即合理,所以当前的计算机已经大大解放了人脑的逻辑计算能力,在未来如果强人工智能的出现,当基础物理规则、分子化学反应式、生物DNA编码、以及人类社会的语言文化被强人工智能掌握的话,强人工智就能轻易的将物质世界的现象抽象为未来发展的规律。那时强人工智能将能预测未来,越在宏观层面其准确度越高。为什么说强人工智能在微观层面不能做准确预测呢?因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有自我意识能动性,人本身就是一个强人工智能。所以人的选择往往在外界可以看来是非理性感性的,所以只有人的主观行为是可以规避大数据的。这也是人与传统机器的最大区别之处。人最大的能力就是自由意志,就是选择能力,人最大的责任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宇宙进化到目前开出的最高权限,类似于人工智能的自我编程能力。
所以计算机未来的最终归宿就是拥有自我意识,或者超越人类。但这也是人类最担心的,所以人类的伦理会一直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因为没有人会制造一个自己不能控制的强大智能觉醒的机器,除非这个机器被人们囚禁在另一个世界。否则人工智能觉醒的那一天就是人类淘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