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制梁底座反拱设计
按图纸上的钢束张拉后的起拱值加上2毫米左右就是反拱值
再按y=kx2计算 Y就是设计反拱值X是跨中到梁端得距离 然后计算出常数值K
再按你多少米设置反拱带到X中就可以计算出反拱值Y了为了保证桥梁的平整和成桥时的线形美观,预制梁应设置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反拱。反拱值的设计原则是使梁体在二期恒载施加前上拱度不超过20mm,桥梁施工完成后桥梁不出现下挠。但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如存梁期、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特性及地区气候等)以及经验进行调整。反拱的设置应按最大的预拱值沿顺桥向做成平顺曲线。预制梁设置反拱时,预应力管道也同时设置反拱。
2. 预制梁底座反拱设计规范
1)计算模型。以 35 m 中跨 T 梁梁体在预制、吊运、存放阶段的拱度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梁体承受预应力和自重作用。
假定梁体为等截面,梁的已知条件如下:梁体全截面共配钢铰线 30 束,分 3 个孔道,上中下 3 个孔道钢铰线的束数分加为9、9、12,钢铰线直径Φj=15.24 mm,公称截面积140 mm,弹性模量Ep=1.95×10Pa,标准强度fpk=1 860 MPa;
控制应力δcon=0.75fpk=1 395 MPa,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弹性模量 Ec=3.45×10Pa,张拉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40 MPa,梁体自重q=20.7 kN/m,计算跨度l=34.22 m。
(2)截面几何特征。经计算,跨中截面几何特性如下:钢铰线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1=0.21m;换算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0=1.256 m;换算截面惯性矩 I =0.494 27 m4 ;净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n=1.296 m;净截面惯性矩 In=0.463 33 m 。
(3)由自重产生的挠度 f1。跨中截面挠度 f1 可按一般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即:f1=5/48×Ml2/B0 (1)式(1)中:M—梁重作用下的跨中弯矩;B0—全截面的抗弯刚度,B0=0.95EcI0,0.95 为刚度折减系数。将有关数值代入,求得 f1=3.07 cm。
(4)由预应力产生的反拱 f2。梁体施加预应力后,预应力在梁体中产生偏心预压力,梁体产生反
3. 预制梁反拱计算公式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与存梁时间有关系,开始时要进行拱度监测,才能计算的准确.一般20米的60天有6cm。
上部结构和支架的各变形值之和,即为应设置的预拱度。支架受载后将产生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桥梁上部结构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挠度,为了保证桥梁竣工后尺寸的准确性,在施工时支架须设置一定数量的预拱度。
就是自重产生弯矩从而产生的挠度,为了抵消这部分挠度。
4. 预制梁底座反拱设计要求
预拱度计算(1)计算模型。以 35 m 中跨 T 梁梁体在预制、吊运、存放阶段的拱度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梁体承受预应力和自重作用。假定梁体为等截面,梁的已知条件如下:梁体全截面共配钢铰线 30 束,分 3 个孔道,上中下 3 个孔道钢铰线的束数分加为9、9、12,钢铰线直径Φj=15.24 mm,公称截面积140 mm,弹性模量Ep=1.95×10Pa,标准强度fpk=1 860 MPa;控制应力δcon=0.75fpk=1 395 MPa,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弹性模量 Ec=3.45×10Pa,张拉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40 MPa,梁体自重q=20.7 kN/m,计算跨度l=34.22 m。(2)截面几何特征。经计算,跨中截面几何特性如下:钢铰线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1=0.21m;换算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0=1.256 m;换算截面惯性矩 I =0.494 27 m4 ;净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n=1.296 m;净截面惯性矩 In=0.463 33 m 。(3)由自重产生的挠度 f1。跨中截面挠度 f1 可按一般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即:f1=5/48×Ml2/B0 (1)式(1)中:M—梁重作用下的跨中弯矩;B0—全截面的抗弯刚度,B0=0.95EcI0,0.95 为刚度折减系数。将有关数值代入,求得 f1=3.07 cm。(4)由预应力产生的反拱 f2。梁体施加预应力后,预应力在梁体中产生偏心预压力,梁体产生反拱 f2。在本例中,梁体内钢束的布置为两段直线夹一段半径为 5 000 m 的圆曲线。
5. 预制梁设置反拱的原因
后张法预应力砼梁张拉后起拱度一般是在施工前进行计算。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预应力筋的轨迹按悬链线的联立方程计算拱度,另一是根据预应力损失,用永存应力为依据计算拱度,《桥规》中已有明确规定,详见JTJ-041—2000第12.8条,第12.10条,附录-G。在预应力,自重,徐变和收缩的共同作用下,预应力砼梁在桥面铺装前有一定的上拱度,当这种上拱度较大时,就会给桥面铺装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对施工周期长,桥面铺装薄,多跨大桥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在预制前预计梁的拱度,尽量设法减少这种上拱度。
如果我们能较正确的预计梁拱度和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则可以减少盲目性。但由于施工条件,材料,工艺和工期的多变性,问题比较复杂,只能采用半经验方法,先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预计值再修正,使其符合实际和设计要求。预计和修正都是建立在实测和理论基础上的,分析研究,总结提高。
6. 预制梁台座反拱
张拉原理
01
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一起进行。
千斤顶就位后,先将主油缸少许充油,使之蹬紧,让预应力钢绞线绷直,在钢绞线拉至规定的初应力σ0时,停机量测原始空隙并画线作标记。
钢绞线的张拉顺序综合以下几方面因素核算确定:其一避免张拉时构件截面呈过大的偏心受力状态,不使砼边缘产生拉应力;其二计算并比较分批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值;其三是尽量减小梁体产生过大的上拱度,防止梁体开裂或变形严重。经综合比较,采用了两阶段传力锚固法张拉,即T梁砼强度达90%后,首先张拉锚固于梁端的N1-N4钢绞线,对此4根钢绞线的孔道压浆,然后存梁;为减小T梁的徐变上拱度,锚于梁顶的N5-N7钢绞线待架梁前再进行张拉并压浆,随即架梁。采用两次张拉工艺的另一优点是:先张拉一部分钢绞线,对梁体施加较低的预应力,使梁体能承受自重荷载,提前将梁移出生产梁位,可大大缩短生产台座使用周期,加快施工进度。
中梁钢绞线张拉先后顺序:N2→N3→N1→N4→N5→N6。
边梁钢绞线张拉先后顺序:N2→N3→N1→N4→N5→N6→N7。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力程序:0→初应力σ0→控制应力σk(持荷2分钟锚固)。σ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
张拉施工的工作顺序: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拆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压浆→存梁
7. 预制梁底座图片
先张与后张是两种相反的过程,目的一样,都是为了预施应力。
对于小的预制构件(空心板,小T梁等),采用先张比较省事。。但对于大的预制构件(大T梁,箱梁等)。针对目前箱梁预制,基本都是现场制梁,先张台座比较麻烦,且比较危险。大体积混凝土的箱梁,放张时很难达到预期的应力,效果没有后张好,且没有后张可控。。。
8. 预制梁反拱啥意思
预拱度是向上设置,预拱多用在现浇梁段上,以抵消结构自重和活载产生的挠度。
反拱度是向下设置,在模板上或底座上设置,反拱一般用在预制梁的台座上,抵消张拉时产生反拱和挠度的变形差。
拱度:上部结构和支架的各变形值之和,即为应设置的预拱度。支架受载后将产生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桥梁上部结构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挠度,为了保证桥梁竣工后尺寸的准确性,在施工时支架须设置一定数量的预拱度。就是自重产生弯矩从而产生的挠度,为了抵消这部分挠度。
9. 预制梁反拱如何预留
预拱度计算
(1)计算模型。以 35 m 中跨 T 梁梁体在预制、吊运、存放阶段的拱度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梁体承受预应力和自重作用。
假定梁体为等截面,梁的已知条件如下:梁体全截面共配钢铰线 30 束,分 3 个孔道,上中下 3 个孔道钢铰线的束数分加为9、9、12,钢铰线直径Φj=15.24 mm,公称截面积140 mm,弹性模量Ep=1.95×10Pa,标准强度fpk=1 860 MPa;
控制应力δcon=0.75fpk=1 395 MPa,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弹性模量 Ec=3.45×10Pa,张拉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40 MPa,梁体自重q=20.7 kN/m,计算跨度l=34.22 m。
(2)截面几何特征。经计算,跨中截面几何特性如下:钢铰线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1=0.21m;换算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0=1.256 m;换算截面惯性矩 I =0.494 27 m4 ;净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n=1.296 m;净截面惯性矩 In=0.463 33 m 。
(3)由自重产生的挠度 f1。跨中截面挠度 f1 可按一般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即:f1=5/48×Ml2/B0 (1)式(1)中:M—梁重作用下的跨中弯矩;B0—全截面的抗弯刚度,B0=0.95EcI0,0.95 为刚度折减系数。将有关数值代入,求得 f1=3.07 cm。
(4)由预应力产生的反拱 f2。梁体施加预应力后,预应力在梁体中产生偏心预压力,梁体产生反
确定因素:
①脚手架承受施工荷载后引起的弹性变形;
②超静定结构由于混凝土收缩及徐变而引起的挠度;
③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的压缩而产生的塑性变形;
④脚手架基础在受载后的塑弹性沉降;
⑤梁、板、拱的底模板的预拱度设置。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最大竖向挠度,超过计算跨径的 1/1600 时,应设预拱度,否则不需要设预拱度。
预拱度的设置值为按结构自重和 1/2 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采用。根据梁的挠度和支架的变形所计算出来的预拱度之和,为预拱度的最高值,应设置在梁的跨径中点。其他各点的预拱度,应以中间点为最高点,以梁的两端为零,按直线或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
10. 预应力梁反拱
预拱度计算
(1)计算模型。以 35 m 中跨 T 梁梁体在预制、吊运、存放阶段的拱度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梁体承受预应力和自重作用。
假定梁体为等截面,梁的已知条件如下:梁体全截面共配钢铰线 30 束,分 3 个孔道,上中下 3 个孔道钢铰线的束数分加为9、9、12,钢铰线直径Φj=15.24 mm,公称截面积140 mm,弹性模量Ep=1.95×10Pa,标准强度fpk=1 860 MPa;
控制应力δcon=0.75fpk=1 395 MPa,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弹性模量 Ec=3.45×10Pa,张拉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40 MPa,梁体自重q=20.7 kN/m,计算跨度l=34.22 m。
(2)截面几何特征。经计算,跨中截面几何特性如下:钢铰线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1=0.21m;换算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0=1.256 m;换算截面惯性矩 I =0.494 27 m4 ;净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n=1.296 m;净截面惯性矩 In=0.463 33 m 。
(3)由自重产生的挠度 f1。跨中截面挠度 f1 可按一般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即:f1=5/48×Ml2/B0 (1)式(1)中:M—梁重作用下的跨中弯矩;B0—全截面的抗弯刚度,B0=0.95EcI0,0.95 为刚度折减系数。将有关数值代入,求得 f1=3.07 cm。
(4)由预应力产生的反拱 f2。梁体施加预应力后,预应力在梁体中产生偏心预压力,梁体产生反
确定因素:
①脚手架承受施工荷载后引起的弹性变形;
②超静定结构由于混凝土收缩及徐变而引起的挠度;
③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的压缩而产生的塑性变形;
④脚手架基础在受载后的塑弹性沉降;
⑤梁、板、拱的底模板的预拱度设置。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最大竖向挠度,超过计算跨径的 1/1600 时,应设预拱度,否则不需要设预拱度。
预拱度的设置值为按结构自重和 1/2 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采用。根据梁的挠度和支架的变形所计算出来的预拱度之和,为预拱度的最高值,应设置在梁的跨径中点。其他各点的预拱度,应以中间点为最高点,以梁的两端为零,按直线或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